跳至主要內容

醫療級別的睡眠疾病診斷系統有望加快診斷全球10 億人口

倍靈科技獲得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 (FDA) 的 510(k) 認證 (K-document : K222579),其倍靈睡眠系統成為世界上首個使用 人工智能診斷阻塞性睡眠窒息症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簡稱 OSA) 及睡眠階段的可穿戴指環。倍靈睡眠系統的舒適度及方便性被認為可以加快全球 9.36 億中度至重度 OSA1 患者的診斷速度。這可能會大大節省人口老化下的慢性病的醫療費用。

倍靈科技的總裁梁立慧博士分享:「我們希望促進家用睡眠測試,以識別未確診的阻塞性睡眠窒息症。其實世界各地已經有很多研究結果證實睡眠健康對於整體免疫系統和長期病患的治療效果十分重要。睡眠佔用了人類如此多的時間,但我們對此所知甚少!因此倍靈自 2018 年推出第一代倍靈指環以後,一直與全球專家的合作研究睡眠的影響,且已取得相當進展,倍靈產品已逐漸應用於不同的長期疾病治療過程,當中包括中風、高血壓、失眠、失智症等。倍靈最新方向已由的睡眠健康邁向預防保健領域,公司的願景是廣泛應用健康數據去協助人群預防疾病及保持健康以造福社會。」

現代人的生活方式是導致慢性病如心血管疾病患病率增加的主因,不良的睡眠習慣、工作壓力和欠缺運動導致肥胖等都是元凶,而睡眠窒息症更是在高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 簡稱 BMI) 患者中很常見。因此,全球肥胖症流行和人口老化均導致睡眠窒息症患病率上升。根據世界經濟論壇的數據,全球將有三分之一的成年人患有 2 種或更多種慢性病,導致每年的醫療保健費用增加 80-300%2。世界衛生組織更預測,到 2030 年全球將出現 1000 萬醫護人員的短缺3。研究人員預測,介時對醫護人員的需求將增加至 8000 萬,但供應量只會達到 6500 萬,造成醫護人員短缺 1500 萬。預期的醫護人員短缺需要立即採取行動來解決,否則社會基本醫療保健都將面臨風險。

倍靈科技的總裁梁立慧博士分享:「倍靈指環方便易用,且對環境友善,兼具有醫療準確度,再加上我們的倍靈睡眠系統最近亦獲得 FDA 510(k) 認證,以人工智能作為系統的診斷輔助工具,為患者帶來喜訊,亦給市場提供方便及軟硬件皆可靠的選擇,從而幫助更多人改善睡眠。」根據美國睡眠醫學學會(American Academy of Sleep Medicine 簡稱 AASM4):「光體積變化描記圖法(Photoplethysmography,簡稱PPG) 技術已經越來越普及,未來可能令阻塞性睡眠窒息症得以大規模診斷 。而市場對具有治療潛力的新技術亦越來越感興趣。」(註: 倍靈指環正是採用PPG技術)

倍靈科技為香港科技園公司生物醫藥科技培育計劃(Incu-Bio)的畢業初創。香港科技園匯聚超過12,000名研究人才,以及逾1,200間從事生物醫藥技術、人工智能及機械人技術、金融科技及智慧城市發展的科技公司。

倍靈科技的願景是通過人工智能和大數據分析幫助人們更好地管理慢性病,以減輕人口老化帶來的醫療支出。我們的解決方案允許護理人員和患者跟進治療效果,更可選擇較為個人化的解決方案,亦可提高治療依從性。 Lydia 進一步分享道:「使用醫療級可穿戴設備進行長期監測可以幫助人們及早發現異常情況,從而實現預防保健。」

倍靈科技正在開發基於其醫療級可穿戴設備、人工智能和大數據分析的睡眠健康指數,以提高公眾對睡眠的認識和理解。人們可以了解他們的睡眠質量將如何受到日常習慣(例如飲酒、運動等)和環境(例如空氣污染指數和藥物)的影響。睡眠質素不再是一種感知,而是一種量化的指標。人們可以於日常生活加以運用,例如,高級管理人員如果發現睡眠健康指數下降,可能會推遲一些重要決策或會議,以避免做出錯誤的決定。 「投資睡眠健康帶來的長遠利益是無價的。」Lydia 總結道。

為應對龐大的市場,倍靈科技聯合全球合作夥伴,為不同國家的當地社區定制解決方案。 公司正與一些美國有規模的睡眠研究中心洽談,推出倍靈睡眠系統 以迎合 OSA 和失眠市場。對於印度市場,倍靈將與印度著名的神經病學家和睡眠專家合作,以服務數以百萬計未經治療的 OSA 患者。據英國醫學刊物《刺針》報導,這兩個市場共有 1.04 億疑似 OSA患者。

資料來源 : https://www.hkstp.org/zh-hk/news-room/fda-cleared-belun-sleep-system-may-speed-up-osa-diagnosis-for-1-billion-population/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香港科技園公司於香港金融科技周2022開拓數據協作新時代

(香港,2022年11月1日)— 香港科技園公司(科技園公司)一直積極創建無縫數據生態圈,以促進本地數據協作,加速香港金融科技的發展和應用,長遠地構建數碼經濟模式。 科技園公司在香港金融科技周2022分享了STP Platform的發展,與及行業領導者在數據協作中的夥伴關係。這為在虛擬實驗室內更廣泛地創造本地金融科技及行業創新方案,奠定了關鍵數據共享的穩固基礎。 STP Platform在數據協作上,締造了一個獨特的本地虛擬實驗室,讓業界、數據開發商及研究人員,在通用、透明,並以數據為中心的環境下共享數據、演算法和知識,同時保護數據的擁有權和私隱。透過不斷擴大參與者的網絡,加速金融科技方案的開發,達至廣泛地落實應用。 香港科技園公司行政總裁黃克強先生表示:「香港在引領金融科技領域方面擁有龐大機遇,而科技園公司一直致力創造蓬勃的金融科技生態圈,為創科人才提供強大的跨行業數據協作平台,以開啟粵港澳大灣區、亞洲以至國際市場的機遇。另外,我們的年度「電梯募投比賽」(EPiC 2023)亦配合今年香港金融科技周『突破界限 共創非凡』的主題,將會跨越地域界限,鼓勵更多本地和環球金融科技創新人才踴躍參與,共同培育金融界的新時代領袖。」 香港科技園公司STP Platform總監霍露明博士表示:「科技園公司透過虛擬實驗室發掘開放金融及開放API數據協作潛力,突破金融服務業發展的界限。科技園公司致力建立一個由企業夥伴、金融科技先驅及業界翹楚所組成的強大網絡,以增強香港在開放數據和技術生態圈的實力,為香港未來的金融科技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霍露明博士在今年的香港金融科技周2022活動上,亦與其他行業翹楚就跨行業的數據協作進行討論。她主持及參與了多場專題討論環節,包括:「敢於創新:數碼共創之強大力量」、「建造無縫數據生態圈」及「從開放API到開放金融—實現跨行業協作」,聯同安聯投資、中國建設銀行(亞洲)、星展銀行(香港)、富衛集團、恒生銀行、匯豐銀行及渣打銀行等金融業翹楚,以及金融科技初創企業就有效的數據協作分享灼見。 科技園公司在香港金融科技周期間設有以「跨行業數據協作」為題的展區,展示40間金融科技初創企業的創新成果。部分參與展覽的金融科技公司包括(完整參展公司名單參閱附件一): 有光科技 — 研發應用於合規科技和財富管理科技的人工智能語言技術 富融銀行 — 構建智慧金融生態圈 N

香港 Backlinks 網站, 中文本地 SEO 必備

市面上的 Backlinks 多數來自外國英文網站,對於香港網站未能精準地改善中文版 Google 排名,有見及此,有 IT 公司推出為香港公司而設的繁體中文 Backlinks 服務,在 100 多個高誠信度的新聞網站刊登文案,增加香港 Backlinks ,大大提升中文版 Google 排名。 新聞網站包括: https://www.buyinghongkong.com https://www.eatinghongkong.com https://www.playinghongkong.com https://www.relaxhongkong.com https://www.hk-bfn.com https://www.hk-cln.com https://www.hk-swn.com https://www.biznews.org.hk https://www.building.org.hk https://www.citylife.org.hk https://www.educate.org.hk https://www.healthy.org.hk https://www.hongkong.org.hk https://www.lohas.org.hk https://www.funding.org.hk https://www.tvp.org.hk https://www.bud.org.hk https://www.smefund.org.hk https://news.business138.com https://news.corporate138.com https://news.company138.com https://news.product138.com https://news.service138.com https://news.solution138.com https://news.website138.com https://news.supplier138.com https://news.vendor138.com https://news.directory138.com https://news.business228.com https://news.corpo

全港大專生機械人大賽2022 培育本地創科人才走向國際跨業界推動創科文化發展

(香港,2022年6月27日) - 香港科技園公司(科技園公司)舉辦一年一度的「全港大專生機械人大賽2022」,培育更多投身香港創科界的明日領袖。今屆參賽隊伍數目再創新高,14隊來自8間大專院校,共200位跨學科大專生參賽。經過多輪賽事,今屆冠軍的得主為來自香港中文大學的黃金入球隊。今年比賽獲得多間跨業界公司支持,共同推動創科文化發展。 今屆參賽者與觀眾一同重回現場,氣氛更顯熱鬧。參賽隊伍研發創新精密的機械人進行攻防競賽,展現他們在機械工程、電子、電腦程式設計等領域的卓越技能。表現出眾的參賽者有機會獲得實習機會,包括集信軟件科技有限公司、福爾哈貝傳動技術(太倉)有限公司、嘉模(阿波羅)集團有限公司、Novelte Robotics Limited、及香港中華煤氣有限公司等頂尖企業。中國銀行(香港)亦為勝出隊伍贈予獎金,支持他們繼續鑽研更多創新技術。 科技園公司行政總裁黃克強表示:「全港大專生機械人大賽2022展現了香港年青人極具創科技能,亦有意投身創科行業。科技園公司樂見今年有多間不同界別的公司支持比賽,反映跨業界企業同樣重視創科人才,將科技應用推展至更多範疇,令創科文化發展加速。科技園公司今年成立20周年,一直深信人才是創科界發展的關鍵,助香港成為國際創科人才中心。」 本年度比賽主題「神速之塔」,源於印度傳統遊戲Lagori。比賽分為兩組對壘,分別派出兩部機械人擔當進攻及防守的角色。進攻方須於限時內擲球擊倒海綿圓塔後,再重新疊起圓塔。防守方則於進攻方堆疊的圓塔時,擲球擊落進攻方機械人頭上的球,阻止進攻方得分,最終得分較多的隊伍即獲得勝利。 今屆參賽者來自多元化背景,包括就讀不同學科的學生,反映年青人對創科有更深的興趣及認識。勝出隊伍將代表香港出戰印度新德里ABU 亞太區機械人大賽,並與其他亞太地區青年交流,走向國際。 全港大專生機械人大賽2022」得獎隊伍名單: 冠軍 香港中文大學       黃金入球 亞軍 香港科技大學         火之龍 季軍 香港大學                 格物 最佳工程設計獎 香港科技大學         火之龍 最佳表現獎 香港大學                 格物 最佳團隊精神獎 香港中文大學       黃金入球 最具院校特色機器人獎 香港教育大學         魯師 中銀香港青年科技創新獎 香港中文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