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新一屆政府就任近一年,創科工作取得不少進展。科學園過去一年有320家企業進駐,按年上升30%;數碼港內社群企業已超過1,900間,初創企業累計融資總額突破357億元;生產力促進局也協助逾150家企業應用智能製造技術生產。

 

為加快壯大本地創科生態圈,政府力求引進擁有前沿和科研能力技術的企業到香港。引進重點企業辦公室成立約六個月,已和超過150間企業會面,有些已提交發展計劃書。

 

以下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6月18日在網誌發表的文章

 

今天是父親節,先祝願各位父親節快樂,希望大家都可以好好享受與家人共度的時光。

 

推動創新科技發展是政府加緊努力的重點工作。國家十四五規劃明確給予香港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的定位和任務,以創科推動產業升級轉型和多元化發展,是香港邁向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同時也助力國家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提速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發展。發展創科,是香港未來發展的核心課題。

 

自2015年成立創新及科技局(現為創新科技及工業局)至今,我們已投入接近2,000億元支持創科發展。行政長官在去年10月發表的施政報告,提出積極搶企業、搶人才的措施;去年底發表的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為創科發展奠下了發展方向和路徑。我在今年初的財政預算案中明確指出,香港要鎖定高質量發展目標及實踐的三大方向,積極對接國家發展戰略,善用我們的優勢和「一國兩制」的獨特有利條件,為本港的經濟發展開闢新賽道。

 

新一屆政府就任近一年來,在創科方面的工作加速、添力,取得不少新進展。本港整體創科生態圈變得更為蓬勃,不論在培育初創、匯聚企業、吸引和培訓人才,以至把研究成果轉化落地,都取得一定的成績。

 

以我們創科旗艦之一的香港科學園為例,過去一年,共有320家企業進駐,按年上升30%,其中兩成來自內地或海外地區。期內進駐的企業中,包括一間研發新世代數據處理器芯片(DPUs)的獨角獸企業。此外,有超過430家參加香港科技園公司培育計劃的初創企業畢業。科學園的科技企業在過去一年共籌募得約780億元資金。

 

至於另一家創科旗艦數碼港,其創科生態圈同樣正在急速成長,數碼港內社群企業目前已超過1,900間,初創企業的累計融資總額突破357億元,並擁有超過480個知識產權項目;六隻獨角獸當中,一間智慧物流的初創企業去年在港交所成功上市,而另一間旅遊平台亦正籌備上市。數碼港社群其中一間公司去年成為全港第二間獲證監會發牌的虛擬資產交易平台。另一方面,我在財政預算案撥款5,000萬元供數碼港加速推動以區塊鏈為底層技術的第三代互聯網Web3.0發展,數碼港過去一年累計有超過150間相關企業落戶,相信會為這方面的發展帶來更多研發及應用的創新。

 

在推動應用研發和新型工業化方面,政府旗下五所研究及發展中心與業界合作的成績也不錯:2021至22財政年度,一共進行逾210個研發項目,按年增加逾一成;獲批的專利申請達135個,按年增加了16%。舉例來說,香港紡織及成衣研發中心的一項布料運送技術發明,於今年4月在國際發明展中贏得評審團嘉許金獎。另外,香港生產力促進局亦已協助超過150多家企業,應用智能製造的技術進行生產,例如最近剛成功協助一家傳統生命及健康相關的企業,利用智能機械人和數據系統等技術,大幅提升生產和管理效率。

 

從這些例子都可見,本港業界有着求變向前的精神,只要提供適當的政策和技術扶持,香港絕對有能力實現工業4.0。

 

我們會不斷加強對創科研發和新型工業化的支持。在施政報告中提出的100億元「產學研1+計劃」最近已獲立法會通過撥款,我們會分期向創新及科技基金注資以落實計劃,加速「從一到N」的科研成果轉化和商品化。

 

至於佔我們經濟較大份額的服務業,我們也要加速其數碼轉型的步伐和速度。由我擔任主席的數字化經濟發展委員會於去年成立,正就跨境數據流動、數碼基礎建設、數碼轉型及人才發展等方面進行深入研究。其中,今年財政預算案中預留五億元予數碼港推行數碼轉型支援先導計劃,以一對一的配對資助模式,協助中小企業應用現成的基礎數碼配套方案,不久亦將推出。

 

為了進一步加快壯大本地的創科生態圈,我們力求引進一些擁有前沿和科研能力技術的企業到來香港。如果一些業內的龍頭企業能落戶,將可帶動上下游的產業匯聚香港,達致群聚效應,此舉也會吸引相關的高端人才來港。

 

引進重點企業辦公室正努力就生命健康科技、人工智能與數據科學、金融科技、先進製造、新能源和新材料等策略產業,引進世界各地高潛力和具代表性的重點企業。引進辦成立約六個月來,已和超過150間企業會面,當中有部分是所屬產業的龍頭,以及擁有高端技術的企業,有些已提交了發展計劃書。

 

對於這些企業來說,考慮是否落戶香港有許多不同因素,包括政府的政策和資金支持、土地配套和價格的安排上能否有更大彈性、本港人才供應是否充裕、跨境數據流動的方便度、製成品進入內地的稅務和其他事宜等。我們會考慮這些企業對香港所能帶來的整體效益,跟他們商討最合適的條件和方案。我們已成立了300億元的共同投資基金,會考慮不同因素,包括企業個別項目帶動本地產業發展的潛力、對本地經濟、創新發展的貢獻,以及可創造的就業職位等,以決定是否參與共同投資。在土地方面,不論是現有的科學園、數碼港,又或是我們正提速推進的河套區港深科技園和新田科技城,都是企業可以探討的選項。近月來,引進辦亦已透過入境處處理了多項重點企業就人才入境的申請。

 

除了公共資源的投放外,近年市場對投資創新科技的興趣也越來越大。香港的證券市場和私募股權、風投基金都非常蓬勃,對創科企業絕對是理想的籌融資平台。我們在2018年改革上市制度,便利未有收入或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在港上市,至今已有57間這類公司在港上市,融資額超過1,160億港元,是全球領先的生物科技集資中心之一。今年3月,我們亦推出了廣受市場支持的特專科技公司上市機制,為國內外從事雲端服務、人工智能、半導體、電動車、先進材料、新能源等特專科技公司,帶來多一個便利的融資渠道,也有望助力國家的核心科技研發取得突破。

 

經過這些年來的群策群力、聚焦打拼,本港創科發展的基礎得到了進一步的鞏固。未來我們會繼續按着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的四大方向努力,完善本港的創科生態圈、壯大創科人才庫、推動數字經濟發展和建設更智慧的城市,與大灣區內兄弟城市聯手建設成國際一流的創新科技中心,跟國家一同邁向高質量發展。